财长提交2026年经济政策框架 财政政策将持续聚焦三大方向
-

周二(5月20日),印尼国会议长普安·马哈拉妮(右二)在雅加达议会大厦接受财政部长丝莉·慕利亚妮提交的2026年经济政策框架文件。
【本报讯】周二(5月20日),印尼财政部长丝莉·慕利亚妮向国会提交了2026年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和财政政策要点(KEM PPKF)。丝莉表示,该文件将作为2026年国家收支预算草案(RAPBN)编制的初步讨论基础,所有内容均基于当前全球动态制定。她指出:“2026年经济政策框架的制定面临当今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格局发生的剧烈且根本性变革。”
主要经济目标
她在国会全体会议上表示:“我们预计2026年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5.2%至5.8%区间,同时确保民众购买力。”
她指出,这一目标为达成普拉博沃总统的经济增长目标奠定基础:“这个增长率将成为未来几年实现8%高速增长的坚实基础。”
除经济增长外,她还公布了通胀率、预算赤字和利率等其他目标:
财政赤字:2026年控制在2.48%至2.53%区间
汇率:预计1.65万至1.69万盾/美元
10年期国债利率:预计6.6%至7.2%
通胀率:维持在1.5%至3.5%区间,通过供需两端保持物价稳定。
在能源领域:
原油价格:预计60至80美元/桶
石油产量:60万至60.5万桶/日
天然气产量:95.3万至101.7万桶油当量/日
社会民生方面:
贫困率:2026年降至6.5%-7.5%
失业率:控制在4.44%-4.96%区间
基尼系数:2024年0.377-0.38,2025年0.379-0.382
人力资本指数:目标提升至0.57
社会支出:
教育预算727-761万亿盾,用于强化优质学校、基础设施、早教及高等教育参与率
卫生预算181-228万亿盾,重点降低发育迟缓率、加强医疗设施
丝莉强调,财政政策将持续聚焦三大方向: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和降低贫困率。这些目标体系体现了印尼政府在经济稳健增长与社会均衡发展之间的统筹布局。
财长同时宣布,在连续三个月赤字后,2025年4月国家预算实现4.3万亿盾盈余,国家收入达810.5万亿盾(完成年度目标27%),支出806.2万亿盾(完成22.3%)。目前国库现金余额超过600万亿盾,其中预算融资结余(SiLPA)达283.6万亿盾。
丝莉强调预算编制将注重支出效率,确保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维持在14.19%-14.75%的合理区间。
所有数据均为初步预测,最终版本需经国会审议并由总统公布。
全球风险警示
她特别警示,世界经济正面临多重危机叠加——美国对145个贸易伙伴实施的互惠关税政策,导致WTO争端解决机制实质失效,全球供应链体系遭受严重冲击。数据显示,韩国今年一季度经济同比收缩0.1%,为2020年来首次负增长;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经济体增速均现回落。
丝莉警告称,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民族主义抬头正在重塑世界秩序,这种“逆全球化”趋势已导致多国出现资本外流、汇率波动和通胀压力,印尼需在复杂环境中谨慎把握政策方向。(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