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中产阶级购买力疲软拖累消费
-

【本报讯】2024年起印尼高收入群体购买力下降30%,导致全国总消费承压。周六(8月2日),印尼国家银行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祖尔菲安·萨夫里安指出,原本作为消费主力军的高净值人群已开始缩减开支。该群体消费额占全国总量过半,其支出萎缩已引发连锁反应——从零售业到服务业的多领域经济活动明显放缓。
协会通过《2025年印尼年中经济回顾报告》分析发现,中下层阶级虽消费稳定,但因乘数效应有限难以抵消高收入群体消费萎缩的影响。经济学家建议通过明晰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拳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将政府援助与促进低收入群体经济流动性的生产性计划挂钩。
社交媒体近期流行的“问价不买族(rohana)”和“极少购物族(rojali)”新词,生动反映了这一消费行为变迁。印尼雇主协会(Apindo)更创造反义词“真实购物族(robeli)”呼吁提振国内产品竞争力。该协会贸易部门主席安妮·帕特里夏·苏坦托强调:“关键在于让消费者从只看不买转为真实消费。”
购物中心管理协会(APPBI)披露,自2024年斋月起消费疲软迹象已现,开斋节后尤甚——这个传统零售旺季的客流量增幅仅10%,远低于往年20-30%的目标。协会总主席阿方索斯·维贾贾证实零售额普遍下滑,中下层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单价低廉商品。
尽管各方对经济复苏持谨慎乐观态度,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需建立涵盖支出、债务与储蓄的全国统计系统,才能精准制定刺激政策。印尼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所(Indef)主任埃丝特·斯里·阿斯图蒂指出,这些现象本质是民众在收入缩紧下的理性选择,反映购买力持续走低的社会现实。(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