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政府近日明确表示,印尼与美国所签署的贸易协议仅涉及工业制成品出口,并不包括原矿或其他初级原材料。有关恢复矿产原料出口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经济统筹部秘书苏西维约诺·穆吉阿索(Susiwijono Moegiarso)指出,根据白宫发布的《美印互惠贸易协议框架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协议涵盖的商品范围为“工业产品”,明确不包括矿石等未经加工的原材料。
 
“联合声明已明确规定,所涉及的商品范围仅限于工业制成品。也就意味着,未来可出口至美国的,必须是经过深度加工的下游产品,而不包括矿石等初级原材料,”苏西维约诺在7月29日出席由《商业印尼报》(Bisnis Indonesia)主办的“2025年年中经济挑战论坛”时表示。
 
他强调,政府并未改变现行禁止原矿出口的政策。根据2020年第3号《矿产与煤炭法》,原矿出口已被明令禁止,相关政策将继续执行,以推动资源下游化进程,提升国内附加值产业发展。
 
“有关美国提出进入印尼市场的言论在公众中引发误解,导致部分人士认为政府将重新开放原材料出口。但事实上,《矿产与煤炭法》仍然有效,原矿出口禁令并无任何松动,”他说。
 
就公众关切的粮食安全问题,苏西维约诺进一步澄清称,与美国合作所涉及的农产品,包括大豆、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均为我国长期常规进口商品,此次合作并未新增品类,也不会对国家财政支出造成额外负担。
 
据其介绍,相关合作不涉及政府财政预算,采购行为完全由企业主导,政府职责仅限于搭建平台、促进对接,推动企业间按需建立合作。
 
“有关政府拨款195亿美元购买美国产品的说法毫无根据。所有采购均属企业对企业(B2B)的商业行为,政府未作任何财政拨付,”他说。
 
关税谈判仍在进行
针对协议初步设定的19%互惠关税安排,苏西维约诺表示,政府正与美国就进一步优化关税条件进行后续磋商。他指出,当前日本和欧盟分别获得15%的优惠税率,我国亦在积极争取更有利待遇。
 
“协议初期我国获得19%的税率,是当时最低水平。但随着日本和欧盟获得更优条件,我们当然也在进行重新协商,”他说。
 
他补充称,日本为换取15%的税率,需采购价值8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并承诺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欧盟方面则须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产品,并追加6000亿美元投资。“相较而言,我国所承担的采购与投资义务相对较小,”他说。
 
尽管印美双方原则上已就19%的关税安排达成一致,但美方尚未正式公布实施细则。当前,我国对美出口仍适用自2025年4月起施行的10%基础关税。(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