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中美达成协议为全球市场注入信心 印尼在变局中须审慎捍卫国家利益
-

据报道,中美两国已达成协议,为持续升温的贸易战降温。在瑞士日内瓦为期两天的会谈中,这两个超级大国同意大幅削减对彼此商品的进口关税。
彭博社2025年5月12日援引消息称,美国对华商品征收的关税从原先的145%骤降至30%,包括芬太尼相关产品等敏感商品。
中国亦将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从125%下调至10%。该协议将于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正式生效。
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5月12日的声明中强调,双方谈判时都无意对立:"我们一致认为不应走向脱钩。两国将建立机制以持续探讨经贸关系。"
贸易协议强烈释放出两国不仅希望缓和矛盾,更致力于为长期合作构建更稳定开放的基石。
事实上,自2025年5月10-11日谈判伊始,积极信号已然显现。中美政府均表示会谈富有成效:华盛顿称其为建设性对话,北京则评价磋商深入坦诚。
斯科特·贝森特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的会晤更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为全球市场注入信心。两国还同意设立专门磋商机制处理未来经贸议题。
反观特朗普四月初疯狂加征关税的争议举措,取得了什么成果呢?特朗普显得像一个倾向于胡作非为的总统,以威吓全球为能事,让全世界感到头痛。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遭国际社会抵制,连国内也反对声四起。美联储三位高层迈克尔·巴尔、约翰·威廉姆斯与杰罗姆·鲍威尔(Michael Barr, John C. Williams, dan Jerome Powell)一致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恐拖累美国经济。
他们在联合声明中犀利指出,关税措施不仅加剧全球不确定性,更威胁国内物价稳定与就业市场。
美联储终于公开披露了维持基准利率在4.25%至4.5%区间的原因。在全球紧张局势下,美联储选择谨慎行事,避免采取激进举措,以评估特朗普贸易战的实际影响。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约翰·C·威廉姆斯(John C. Williams)公开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高通胀,最终可能拖累整体经济。“贸易政策加剧了不确定性,损害了消费者和企业信心,阻碍了经济前景,”威廉姆斯说道。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的批评也同样严厉。他解释说:“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关税将导致美国通胀上升,美国国内和国外的经济增长都将放缓。”
国际社会对特朗普政策早有质疑,其对华态度从强硬转向妥协再次证明,自视过高、仿佛美国仍是世界领导者似的特朗普终究失败。
我们当然欢迎中美紧张关系的缓和,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印尼各种商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印尼政府需以更审慎态度推进与美谈判,因应瞬息万变的局势。
印度尼西亚国力虽不及中国,但此事启示各国(包括印尼)不必畏惧任何施压,作为主权国家,捍卫国家利益始终是首要原则。
我们相信政府能制定周全政策妥善应对关税问题。商界当与政府同心协力,积极建言献策。唯有团结协作,方能在变局中维护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