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本电器巨头松下(Panasonic)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约1万个工作岗位,这家特斯拉电池供应商正通过此举提升盈利能力。此次裁员人数约占集团23万总员工的4%,主要将在本财年至2029年3月期间实施。
松下表示将全面审查各子公司运营效率,重点针对销售和非直接生产部门。“公司将重新评估组织架构和实际所需人员规模。”其声明援引自亚洲新闻台5月12日报道。裁员将通过合并销售与非直接运营部门、关闭亏损业务、以及日本员工提前退休等方式实现。
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集团预计本财年将计提1300亿日元(约8.96亿美元)重组费用,目标是在2029年3月截止的财年实现10%的净资产收益率。松下还提出,到2027年3月财年实现至少6000亿日元的调整后营业利润,这得益于消费电子业务改革、亏损业务剥离及IT投资优化。
近半重组费用将计入家电及暖通系统业务,其余40%用于母公司等其他开支。能源业务预计不会产生重组费用。
4月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松下集团CEO楠见雄规曾表示:“为实现与其他企业的竞争水平,人员精简势在必行。”但未透露具体规模。他同时指出,集团历来会在盈利周期逐步扩招员工。

印尼劳工组织紧急呼吁
印尼工会联合会(KSPI)主席兼劳工党主席赛义德·伊克巴尔敦促政府通过劳动部及工厂所在地地方政府,立即就松下全球裁员计划采取预防措施。他要求政府与松下管理层及工会展开对话,确保工人权益不受侵害。
赛义德强调必须确保重组过程的透明度及工会参与,防止单方面损害劳工利益的裁员行为。他在5月12日的声明中强调:“我们要求严格审计监督,确保工人不会成为全球商业决策的牺牲品。”
尽管印尼尚未发布正式裁员通知,但赛义德指出当地约7000-8000名工人可能面临风险。这些员工分布于七家工厂,涉及电池、医疗设备、家电及电子产品分销等业务。他警告称:“工人们已陷入恐慌,政府必须立即行动,不能坐等事态恶化。”
松下此次裁员反映传统电器巨头在行业转型(如电动汽车增速放缓)下的结构性调整压力。印尼作为其重要制造基地,劳工权益保障与跨国企业全球战略的本地化协调成为焦点。后续需关注松下在电池等增长领域的投入能否抵消传统业务收缩的影响,以及工会与政府干预的实际效果。(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