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土矿上游产业 受阻于矿物基准价格协议
-

上游铝土矿行业的矿工。
【本报讯】上游铝土矿行业的商业参与者,尤其是矿工,与加工和冶炼厂商根据矿物参考价格(HPM)达成的销售价格仍受阻。
日前,印尼铝土矿协会(ABI)主席Ronald Sulistyanto表示,因该协议尚未达成,至今许多矿商被迫停止运营活动。“尽管政府已将HPM定在国内实现公平和平衡交易的官方参考标准,但矿工仍被迫停止运营活动。”
Ronald补充说,铝土矿矿工的负担与以氧化铝冶炼厂形式发展的铝土矿下游产业不同。
他说,须知,投资协调委员会(BKPM)记载,至2025年首季度,将有四家氧化铝冶炼厂投入商业运营,随着西加里曼丹和廖内群岛多家冶炼厂的投入运营,下游政策的成功呈现积极趋势。“这是政府自2023年6月实施铝土矿出口禁令以来一贯实施的下游政策的结果,也是长期设计的政策过渡过程的部分。”
根据能源与矿产资源部(ESDM)记录,2022年全国铝土矿产量达到3180万吨。
他解释说,然而,自2023年6月实施出口禁令以来,该数字已降至1980万吨,并在2024年进一步下降至1680万吨。“不过,ESDM仍乐观认为,由于下游政策的实施,该数字将随着冶炼厂的运营而恢复。”
他总结说,然而,上游铝土矿行业仍在努力为冶炼厂争取公平的售价。
Ronald说,那是为确保生产活动能够持续不断的恢复,并维持下游行业的原材料供应。“采矿业务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公平的销售价格,即高于运营成本的合理利润率。”(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