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康复系主任 戴剑松
 
运动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有的人锻炼后感到轻松,有的人感到乏力,有的人还没运动多久就气喘吁吁,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其中影响较深的是耐力水平。耐力强,能更好地克服疲劳感,让运动能力不断增强。因此,想要提高运动表现 ,可以从增强耐力开始。以下几个方法希望助你一臂之力。
一点点积累。刚开始运动时,观察心率在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时,以多少配速完成了多少跑距,或在力量练习时完成的次数为多少。如果配速低、心率快,说明耐力不够好,可以通过高强度间隔训练、力量练习、降低跑速、提高步频(170-180步/分钟)等方式提高。通过训练,耐力会一点点积累,再以初始配速跑相同距离,如在同等心率下配速会有所加快,或在同等配速下,心率呈下降趋势,说明耐力提高了。
有意识延长时间或距离。训练是不断打破平衡,达到更高水平的过程。因此,训练不能只维持在一个负荷水平,要给身体新鲜刺激。比如,有些跑者平时工作日时间有限,往往会跑一个固定距离,到双休日时可适当增加跑距;力量训练时,优先选用小重量,逐渐增加训练次数。需注意,增加训练负荷并不意味每次跑步都比上一次跑得更远,要阶段性地增加训练负荷,比如每周增加跑量控制在10%,这样耐力底子才会更扎实。
先慢后快原则。在运动尾声增加训练强度,比如跑步时最后1-2公里进行加速跑、冲刺10-20秒,但最长不超过两分钟,或在力量训练快结束时,快速做 2 次动作。这种“先慢后快”的训练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对抗疲劳的能力、激发运动者的潜能、有效训练肌肉快速伸缩能力,而且在训练尾声提速,可以在心肺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再调动再提升,打破原有平衡,产生新的刺激,对提升耐力十分有价值。
此外,如果身体只以一种固定节奏或强度运动,久而久之,神经肌肉会适应这种模式,当身体想要以别的强度或模式运动时,就会出现神经无法有效支配肌肉的尴尬,比如跑步想快快不了,想慢慢不了。但要强调,在训练中不要尽100%力气跑,否则在最后阶段不仅难以做到提速,即使做到了也很容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