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赖巧珍
 
也许,要让一群人团结起来,需要的不是英明的领导,而是共同的敌人。
实验:1954年6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穆扎费尔·谢里夫为了研究人的合作与竞争,把22名孩子通过夏令营组织在一起参加活动。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学校但拥有相似的身份:年龄都在12岁上下,家庭比较富裕,性格比较温和礼貌。22个孩子被平均分成两组,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罗伯斯洞州立公园的不同地方活动。
实验第一步,两组孩子分别进入公园,研究人员给每组划分好活动区域,并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物资,然后让他们开始自由活动。孩子们每天游泳、徒步、玩耍、学习野外生存技能等。在紧密的游戏活动过程中,大家很快建立了友谊,两个组分别还给自己的组起了名字和口号,形成了一定的感情和集体荣誉感。
实验第二步,研究人员制造事端,让两组人见面就开始进行非赢即输的竞技游戏,如拔河比赛,赢了才有奖品。队员只想着为自己的队伍谋利,于是两组间摩擦不断,会给对方起侮辱性称号、拒绝同屋吃饭,甚至开始吵架、撕扯、打群架。研究人员看着日益激化的矛盾,想要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以缓解两组间的敌对气氛,比如一起看电影、玩游戏等,但孩子们一点也不买账,拒绝和解。
到了实验的第三步,研究人员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断了孩子们的水源和粮食,给两组都制造了困境。一开始,两组人并没有放下对彼此的憎恨之情,可随着生存条件日渐紧迫,他们意识到靠自己一个组的力量无法获得水和食物,于是两个组的孩子不得不开始合作,谋求共赢,解决“温饱”问题。在生存的考验下,两个小组迅速和解,隔阂消弭于无形。
这就是著名的“ 罗伯斯山洞实验”。群体冲突理论认为,群体间会围绕稀缺资源(如奖品等)不可避免地产生竞争;社会认同理论则认为,对群体的强烈归属感(同伴意识)也会导致对自己所属群体具有偏向性,对外部群体持否定态度。但是,当面临同一个紧急问题时,敌对的双方也能放弃分歧,这符合“群体动力学”的解释,即个体和群体间会不断互相作用、互相适应,形成符合当下利益的关系模式。
启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许多事情上,似乎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资源有限或分配不均时,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和战争,当共同的危机降临时,所有对立的组织与团队开始同心协力。反观现实生活,一个单位里,评优评先、职位晋升、客户资源等都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难免有利益之争,或许会出现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学校教育也一样,有时出于“竞争促进进步”的好意,把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互相比拼,但这可能激化不同小组间的矛盾,不利和谐。如果想在局部的竞争下保持整体的团结,应该创造一个更大的、共同的目标或应对一个更大的危机、敌人,这样大家就能同仇敌忾,凝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