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二级主任医师、教授 唐 海
生命时报记者 卞 磊
 
临床中,有一种急性骨丢失可使人的骨量急剧下降到很低水平,造成骨折风险骤增,即使骨量逐渐恢复,也可能多年都无法回归之前的水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唐海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不少老年人因患各种疾病,尤其是骨折而卧床休养时,是急性骨丢失的“危险时期”——卧床一周丢失的骨量,相当于正常衰老一年的量。
35岁后,骨骼每年会因正常衰老丢失一部分骨量,比例不超过 1%,但卧床一周丢失的骨量便可达到 1% 。卧床的骨流失速度之所以快,唐海解释称,是因为患者的身体活动受限,骨骼始终无负荷,附着在其上的肌肉会处于松弛状态,骨骼内的骨量调节信号便会产生“人体已不需要这么多骨量”的错觉,并释放出相应信号,使骨代谢发生变化,“丢失”一部分骨量。“我们可以发现,球类运动员的优势手一般比另一只手更粗壮,骨量多出约10%,便是同样的道理。”唐 海说,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年老卧床患者,因“用进废退”,肌肉也会流失,甚至可能出现肌少症 ,进一步加速骨丢失。
唐海进一步强调 ,本来老年人的骨量就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尤其是女性,因体内抵抗骨丢失的拮抗剂 ——雌激素水平持续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变强,骨量丢失加速,更容易造成骨质疏松;男性也躲不过,雄激素作为破骨细胞拮抗剂,也会逐渐衰退,造成骨量流失。“千万别小看骨量丢失。”唐海直言,一旦患上骨质疏松,不仅骨折风险高,手术风险也会增加。在骨科手术中,打钢钉、钢板、人工关节等内植入物,都需要一块“硬骨头”充当地基。 如果骨量丢失严重,变成一块“软骨头”,内植入物与骨骼之间就会出现“切割”,好 比用铁丝捞豆腐 ,肯定会把豆腐整个划开。这也是有些患者术后钢钉移位,甚至在皮下都能摸得着的原因。
受“以形补形”的传统观念影响,不少患者会通过多喝骨头汤、补维生素 D 等方式补钙。在唐海看来,人体无法只靠补钙、补维生素 D 来加速骨量恢复。唐海建议,卧床患者,尤其是骨折后卧床的,可通过 3 种方式避免骨量流失。第一,手术前遵医嘱使用抑制骨量丢失的药物,比如降钙素或地舒单抗类药物。第二,手术后尽可能早些下地活动,恢复运动后,骨骼承受应力增加,骨细胞活跃,肌肉力量增强的同时骨骼也会生长 。 第三,如果因手术原因或身体状况,无法在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医生也会视情况在围手术期让患者使用抗骨质疏松类药物。骨痛是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症状,常以腰背痛为主,卧床患者需要警惕。
“若想加速骨量恢复,可遵医嘱使用促进成骨细胞活性的药,比如特立帕肽。”唐海介绍,这是促进成骨细胞活性的针剂 ,病人需自行皮下注射,每天一针,且费用较为昂贵,每月花费1000元-400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