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马 军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王 灵

过去数年间,全国的空气质量都有了肉眼可见的改善。特别是自 2013年起,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东部沿海到汾渭平原,空气质量堪称“巨变”。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的《蓝天之路:十年巨变暨 2030展望》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就系统回顾了中国成功实现全球大气质量最快改善的历程。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我的“蓝天路”》一文中曾写到:“89.5,86,81,73,58,51,42,38,33,30……一个看似平常的降序数列,对我和我的环保同仁们 ,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些数字如实记录了我们的城市空气质量在十年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每每看到就会回想起大气污染治理充满艰辛而又令人振奋的历程。”
2013 年到 2022 年,是我国上下齐心为治理空气质量以满足公众绿色生活期盼的十年。马军介绍,2013 年起,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包括《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3-2017)》《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及 2015 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等。各项法规在生效落地的过程中,都历经过多轮攻坚和短时间反弹,才最终取得稳固的治理成果。
报告显示,经过十年奋战,包括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重点区域以及各省会及直辖市在内的 74 个城市,在细颗粒物(PM2.5)、氧化碳(CO)、臭氧(03)、二氧化硫(S02)等六大污染物的平均改善幅度上达到了 46.3%,其中 PM2.5 和S02的改善幅度分别达到 583%和 80%。空气质量改善最直接的数据体现,就是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86.5%。2022 年 1 月到 8 月,曾经的灰霾污染中心京津冀的 PM2.5 累计均值,历史性地达到二级标准。正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所言,我国已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国际社会也普遍对中国空气污染治理的成就予以了高度评价。
马军认为,生态环境部门迅速构建的大气监测网络,对治理大气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大气监测网络建成后,开始实时发布 PM2.5 监测数据,并不断提升预报预警能力,进而制定并实施了“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的各项要求,通过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管信息公开,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对燃煤、工业、交通、扬尘和散煤污染源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治理。
十年鏖战,空气治理成绩喜人,但与保障公众健康福祉的目标相比,仍然任重道远。马军说,在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我们也应意识到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多数城市空气质量的稳定达标,为通过升级标准进一步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还需在基本消除重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推动更多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上努力,同时扭转多地夏季臭氧污染的多发态势。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了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这是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战略决策。马军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逐步确立,自“十四五”开始,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已进入以降碳为主、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时期,空气质量有望在“双碳”进程中得到更大改善。
马军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空气治理应达到更高的目标,如全国 PM2.5 年均浓度应继续下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减排应不断提高,并使城市空气质量符合国际标准,实现碳中和。他建议,社会各界形成更多合力,借鉴十年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以充分监测和透明发布为基础,借助双碳行动为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提供巨大动力。
此外,公众也需要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从身边事做起,共同推进空气质量的改善。比如,居民可以尽量少用汽车,以骑自行车或步行代替,合理使用电器,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这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如果每个人都能积极采取行动,空气质量的改善必将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