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8月7日电】“差劲”“太愚蠢”“越早走人越好”……连月来,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猛烈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言辞激烈毫不留情。
 
近日,特朗普透露,已拟定四位未来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名单,即将公布,显示这场“口水战”可能演变为关乎美国经济未来的权力博弈。
 
《华尔街日报》称,历任总统或许表达过对低利率的偏好,但如特朗普般直指主席个人、如此猛烈者,实属罕见。
 
特朗普之所以急于“换人”,直接导火索在于鲍威尔未回应其再次降息的诉求。自2025年初以来,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未按总统意愿下调至1%。
 
美联储认为当前经济不确定性仍高,调整利率需权衡通胀与就业市场,而特朗普更关注降低联邦借贷成本。
 
分析指出,鲍威尔不愿降息背后,实际映射出特朗普试图将自身关税政策带来的经济疲软归咎于美联储。
 
多家美媒认为,特朗普攻击鲍威尔,意在为通胀和经济下滑“预设替罪羊”,提前甩锅。
 
《大西洋月刊》也称,白宫需要一个可以承担后果的对象,鲍威尔就是理想人选。《财富》则指,降息是特朗普试图对冲其关税政策带来通胀的手段。
 
尽管特朗普反复表达“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总统能否解雇鲍威尔,法律上并不明确。传统上,总统不会干涉美联储独立运作。
 
分析指出,总统仅能“因故”罢免美联储主席,如涉腐败或渎职。近期,特朗普团队借大楼翻修超支向鲍威尔施压,被视为可能“突破口”。
 
但即使被免职,鲍威尔任期至2026年5月,理事任期延续至2028年1月,仍可能保留对政策的关键影响力。
 
金融界普遍担忧此事带来的后果,包括市场剧烈震荡和美元资产大规模抛售,甚至危及美联储的独立性与全球信誉。
 
8月1日,美联储理事库格勒突然宣布辞职,被视为特朗普提前“铺路”换帅的关键节点。
 
特朗普称主席候选人已缩小至哈塞特、沃什及另两人,媒体猜测其中包括现任理事沃勒。此举意味着人事变动已提上日程。
 
然而分析认为,即便新主席上任,也难以单方面推动降息,政策仍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多数支持,变动空间有限。
 
最终,如专家所言,美联储或陷两难,若其独立性遭怀疑,将对美国金融体系造成深远冲击,甚至引发“制度性灾难”。(三里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