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雇主协会表示裁员风暴尚未结束 工业部作出驳斥
-

印尼工业部发言人费布里·亨德里
【本报讯】印尼工业部驳斥了关于制造业仍持续出现裁员潮的说法。该部发言人费布里·亨德里表示,关于制造业主导裁员的论述需要更客观看待,并应以准确数据及全面分析为基础。
费布里指出,部分工业子领域确实因先前进口宽松政策的后续影响出现劳动力缩减,该政策导致廉价进口产品充斥国内市场。周四(7月31日),他在官方声明中表示:“必须强调的是,这些裁员并不反映工业领域的整体状况。服务业、酒店业等其他领域同样出现大规模裁员,却未获得同等关注。”
费布里补充称:“我们认为,印尼雇主协会(Apindo)总主席欣塔女士正是2024年5月出台的进口宽松政策的支持者。该政策导致国内市场充斥廉价进口商品,压制国内产业产能利用率并引发裁员。正如她向公众所述的‘裁员风暴’,正是这项政策的遗留影响。”
他援引中央统计局(BPS)全国劳动力调查数据称,由于廉价进口商品冲击导致工业活动疲软,制造业就业人数出现下降。“截至今年2月,工业领域就业人数为1960万,较去年8月的2398万显著下降。这种现象自进口宽松政策实施持续至今。”
费布里强调:“这表明工业领域正承受进口宽松政策带来的沉重监管压力,被迫在纺织、制鞋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裁员。这正是廉价商品进口宽松政策实施后果的明证。”
另一方面,工业绩效指标却呈现积极趋势,特别是在就业吸纳方面。“根据国家工业信息系统(SIINas)数据,今年上半年有1641家企业报告正在建设新生产设施,投资额达803.2万亿盾。这些新建工业项目预计将吸纳305万劳动力。”
他进一步说明:“该数字远高于其他部门或雇主协会公布的裁员规模。今年6月制造业产量也呈现扩张态势,工业信心指数(IKI)达52.50,意味着超半数企业表示业绩及用工需求优于上月。”
此外,出口导向型与国内市场导向型工业均呈扩张,分别体现于52.19的出口IKI指数和51.32的国内领域指数。“三大制造业指标的扩张意味着需求、产量及用工状况均优于前期。”
费布里断言:“这些数据证明,印尼制造业并未如外界所言处于萎缩,而是通过新建生产设施持续增长,并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他对劳动密集型工业领域的就业复苏持乐观态度,这源于进口宽松政策修订(2024年第8号贸易部长条例)、印尼与美国及欧盟的贸易协定,以及国内成分要求(TKDN)治理改革——这将提振政府采购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
此前,印尼雇主协会总主席欣塔·坎达尼表示裁员风暴尚未结束。该协会内部调查显示,超半数印尼企业已实施裁员并计划继续该举措。7月28日,她在雅加达的“董事对话印尼”活动中表示:“我们最新调查中,超50%受访企业已缩减用工规模且将持续进行。”
“各方共识是这并非普通裁员,而是持续蔓延的实质性裁员潮。”她援引就业社会保障机构(BPJS Ketenagakerjaan)数据称,今年1至6月已有15万工人遭解雇,其中超10万人已申领失业保险。
劳工部统一数据显示,同期全印尼有4万2385名工人失业,较去年同期3万2064人激增32.19%。她指出:“当前裁员持续攀升,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等承受巨大压力的劳动密集型领域。”(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