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工业部透露称 上千家企业正在建厂将吸纳数百万劳动力
-

2025年7月3日,西爪省勿加西县芝卡郎地区,Dharma Polimetal上市公司的工人正在检查刚下线的汽车零部件。印尼工业部表示,尽管面临关税战和中东冲突升级,国内制造业仍保持扩张态势,6月份发布的工业信心指数持续处于扩张区间。
【本报讯】印尼工业部数据显示,目前有1641家企业正在建设新的生产设施,投资总额达803.2万亿盾。这一数据来自2025年上半年国家工业信息系统(SIINas)的统计。这些新建工业项目预计将创造305万个就业岗位。工业部发言人费布里·亨德里强调,这一数字远超其他政府部门或雇主协会报告的裁员规模。
费布里断然否认了制造业仍深陷裁员潮的说法,强调裁员问题应基于准确数据全面分析。周二(7月29日),他在声明中强调:“这些数据证明,印尼制造业并未如外界所言陷入萎缩,相反正通过新建生产设施持续扩张,并创造了更大规模的就业机会。”
2025年6月制造业也呈现扩张态势。根据工业信心指数(IKI),当月指数达52.50,表明超半数企业生产效率和用工规模环比提升。出口导向型(IKI 52.19)和国内市场导向型产业(IKI 51.32)均实现增长,意味着制造业在需求、产量和用工三大指标上全面优于前期。
费布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其依据有四:
第一,政府修订的2024年第8号进口放宽条例虽仅实施两个月,但已提振国内产业信心,特别是面向本土市场的企业。该政策有望抑制廉价进口商品涌入,提升产能利用率并稳定就业。
第二,劳动密集型产业信贷条例(KIPK)已完成部际协调,即将与财政部条例同步颁布。约2722家相关企业将因此获得激励,避免裁员并增强竞争力。
第三,普拉博沃总统签署的印尼-美国、印尼-欧盟两项历史性贸易协定已激发出口活力。部分原本土导向企业正转向欧美市场,新增需求将保障现有岗位并创造就业。
第四,通过改革国内成分要求(TKDN)制度,简化流程将提升国产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占比。目前约320万人服务于政府供应链企业,新政有望进一步扩大这一规模。
费布里表示:“这些战略政策将确保工业部门继续作为经济增长引擎和就业支柱。所谓制造业裁员风暴的论调与当前扩张现实不符。”他同时透露,工业部长阿古斯曾于近期访日期间直接要求日本汽车企业避免裁员:“在双边会谈中,部长明确表示,在经济加速增长时期应避免以效率为名的裁员政策。”
工业部正通过深化产业结构、管控成品进口等措施提升竞争力,并呼吁各方提供平衡信息,维护制造业投资环境。基于行业积极信号,当局坚信制造业将继续担当印尼就业与经济的中流砥柱。(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