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由于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爪哇省政府继续与欧盟国家进行合作,增加低碳大米的产量。
周一(1/7),中爪哇省省长艾哈迈德(Ahmad Luthfi)在三宝垄透露,“今天,我们将继续保持合作关系。未来,这种关系将继续下去。”
艾哈迈德·卢特菲在梭罗市政厅的Tawangarum大厅接待欧盟大使和12个欧盟国家的代表团,讨论继续开展合作的问题。这12个欧盟国家是奥地利、德国、荷兰、西班牙、瑞典、比利时、丹麦、芬兰、立陶宛和波兰。
他表示,合作活动的重点是支持中爪哇省通过生产低碳大米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他阐述,截至2024年,中爪哇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150万公顷左右,干碾米产量达到880万吨。
这一数量占国家粮食储备的16.73%,2025年中爪哇省大米产量的指标是1180万吨。
他声称,关于低碳水稻计划,中爪哇省已于2022年在Boyolali、Klaten和Sragen等地实施该计划。
这是通过SWITCH-Asia低碳水稻项目实施,该计划将农民与小型碾米厂联系起来,以及将农民与市场或消费者,如餐馆、酒店等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在克拉登,总收获面积达到100公顷,生产潜力约为600吨粮食,这是低碳水稻计划成功的一个例子,因为它已减少了80%的碳排放,降低了30-40%的碾磨成本,并提高了收成的质量。
中爪哇省食品安全局局长Dyah Lukisari表示,扩大该计划的途径之一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目前,印尼央行已介入该计划,并将范围扩大到六个地区。
将碾米机从柴油转换为电力的投资额平均约为2.5亿至3亿盾,而在三宝垄县政区的三宝垄市Jepara、Kudus、Demak的每个地点的投资额为18亿盾。
与此同时,欧盟驻印尼大使丹尼斯·柴比(Denis Chaibi)表示,他与12个欧盟国家的代表团抵达中爪哇省,是为了亲眼目睹梭罗拉亚市低碳水稻的实践。
“我代表欧盟驻印尼代表团,我们想向印尼人民学习他们在粮食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我们希望参与其中,并向中爪哇学习,它是印尼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他如是说。(fd)